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通过整合学校电子和信息类学院的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组建。学院主办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博士授权点学科,举办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学院有由院士、长江、杰青领衔团队组成的跨学科师资队伍139人,其中,教授 33人、副教授33人、专职科研系列人员23人,入选国家省部级人才计划的超过30人次,有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和广东省创新团队。
学院有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10个省部级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共建了4个地方研究院、中心,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等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科研方向
一、电子科学与技术
1、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
●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 SoC数字芯片设计 ● 专用数字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
2、微电子与固体电
●真空微纳电子器件 ●低维晶体极化激元效应 ●激元材料及其新型器件
●半导体材料、薄膜器件
3、传感检测
● 传感与成像技术 ● 场耦合薄膜晶体管 ● 中远红外和太赫兹探测技术
● 类神经突触器件 ● 柔性电子 ● 生物医学光子学
● 医学光子学成像
二、光学工程
1、光电子学与光子学
●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 薄膜器件
● 宽禁带III族氮化物(GaN)功率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
2、纳米光子学
● 纳米功能材料 ● 纳米冷阴极发光 ● 纳米光学原位测量技术
● 新型光电纳米器件的制作及其工作特性研究
● 纳米异质结的可控合成及其光敏和气敏特性的研究
● 低功函数纳米结构的表面光学特性及机制研究
● 拓扑绝缘体纳米结构的表面物性及机制研究
三、信息与通信工程
1、信号处理
● 纠错编码技术 ● 生物信息处理 ● 非线性信号处理
● 信号编解码与检测
2、信息和通信工程
● 5G无线通信技术 ● 光纤通信 ● 现代移动通信系统与技术
● 现代通信技术与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