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莞论坛

化学学院

稿件来源: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 发布人:廖天然 发布日期:2018-12-26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首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1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1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6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等。
        建院以来荣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化学科学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8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0项。现有研究团队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广东省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个。

科研方向

一、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

1、聚合物多相复合体系
●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 聚合物合金          ● 界面效应 
● 凝聚态物理问题 

2、能源与环境材料
 ● 多孔高分子及碳材料       ● 光电响应材料        ● 储能材料
 ● 环境保护和治理材料
 
3、聚合物材料设计合成
● 新型催化剂/可控聚合      ● 应用高分子化学      ● 高性能聚合物

4、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 生物医用聚合物纳米材料   ● 天然大分子材料      ● 组织工程材料

二、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

1、生物无机化学与应用
● 金属酶的结构和功能模拟   ● 纳米抗肿瘤药物载体  ● 金属抗肿瘤药物

2、稀土光电材料合成及其应用
● 微纳稀土光电材料的设计   ● 可控合成和光谱性质

3、配合物合成化学与晶体工程
● 部分配位聚合物材料的磁性和微孔等物理化学性质

4、配合物结构化学与理论化学
● 金属有机笼(MOC)、金属有机框架(MOF)和金属有机凝胶(MOG)等的组装方法、组装规律
● 卤甲基金属卡宾体引发环丙烷化反应体系理论计算
● 溶液反应机理与结构调控、金属配合物的催化反应
● 金属配合物的构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