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基础条件优越,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研究领域从宏观向微观延伸,基础与应用互补,教学与科研并重。学院面向世界,着眼未来,搭建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平台,建设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学院。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国家首批建立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首批获得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拥有覆盖生物学、海洋科学、农业科学、药学和畜牧学等 4 个一级学科的 17 个博士点(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生物物理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技术、食品安全生物学、信息生物学、海洋生物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和 20 个硕士点(含 17 个博士点以外的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草业科学),其中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3 个学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设岗学科,生态学为“珠江学者”设岗学科,生物学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二期“985 工程”中,设立了广州生物资源科技创新平台一级平台。博士点数居国内高校前列。
学院充分利用热带、亚热带生物资源的优势,在水产养殖、农业、生物医药、生态环境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理论与应用成果。近五年主持国家级各类科研项目 721 项,立项经费达 2 亿多元,其中“863”和“973”项目 55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10 项(其中重点项目 4 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4 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20 余项,申请专利 180 项,授权专利 58 项。出版专著(包括教材)40 多部,发表论文 2000 多篇,收录的 SCI 论文逐年上升,质量明显提高。2005 年,学院发表 SCI 论文已达 158 篇,影响因子总数达 382.76、平均 2.42,位居全国高校同类院系前列。
科研方向
一、生态学
1、行为生态
● 灵长类群体和婚配制度
● 天敌瓢虫的利用
● 入侵生态
2、环境生态
●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 景观植被生态与恢复
● 生态污染
二、生物繁殖与进化
1、海洋生物疾病
● 鱼类流行病学和防治
● 养殖鱼寄生虫病
● 细菌病免疫防控
2、海洋生物繁殖
● 水生动物生殖发育
● 养殖鱼类苗种规模化
● 水生动物良种繁育
3、植物进化
● 植物进化基因组学
● 植物系统发育与进化
● 植物进化遗传学
4、植物细胞
● 表观遗传的生物信息分析
● 植物免疫信号转导
● 植物抗病生理转导
三、中药
1、中药现代化
● 药用功能基因研究
● 现代中药质量
● 中药与海洋药物
2、细胞生物学
● 细胞衰老和再生调控机制
● 信号转导机制
● 细胞基因编辑
● 免疫系统识别和调控
● B 细胞生物
● 免疫细胞生物